苗寨里的依文: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商业化逻辑|校友作业

嘉宾观察 · 2021-05-10

▲点击图片跟更多优秀的校友一起学习成长


当手工文明渐行渐远,我们期待奇迹将在这里发生。十年或百年之后,中国大山深处的硬核手工力量依旧可以在工业洪流中,与时代分庭抗礼。


——夏华


2003年,已经在时尚产业中辛勤耕耘近十载,并打造了多个高端服装品牌的夏华女士,带领设计师团队到贵州黔西南的山寨采风。当地政府把他们的到来当成了一个招商引资的机会,特意组织了一个活动。让当地的绣娘们穿上少数民族盛装,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绣品,鞋垫、围裙、背小孩的背兜、甚至给姑娘绣的嫁衣等,让夏华和她的团队像检阅一样地看。这使他们意外地在传统民族刺绣中发现了最具时尚感的元素,夏华说:

“我当时就被震到了,我看到了最美的艺术。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日子,但是在我眼里就是艺术。我突然意识到,你那点儿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其实很苍白。我觉得我要把中国这些东西变成艺术、变成时尚,然后带到全世界,让这些老人家里背着娃儿、绣着花儿,就能养活自己、养活家。”

当然,夏华也清楚地知道,要把这个商业模型跑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毕竟数万个绣娘都散落在大山里,语言不通,对商业毫无概念。甚至有些技艺精湛的绣娘由于经济压力不再刺绣,年轻女孩儿也很少愿意从小学习这门传统的手艺。随着掌握高超技艺的绣娘年纪渐长,民族刺绣的瑰宝面临失传的危险。夏华和她的团队看到了机遇,也看到了责任。



创立“依文·中国手工坊”


2003年,夏华决定创办“依文·中国手工坊”,并亲自担任这一板块的CEO。夏华的目标是将中国手工坊打造成中国手工艺文化元素输出和服务的第一平台,但是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找到这些绣娘。


为此,从创业之初,夏华就带领着设计师团队奔波在大山中,没有路、没有车,过程非常艰苦。据统计,17年来,依文团队每年平均行走了39000多公里,足迹遍布贵州、云南、内蒙、甘肃、青海、新疆、海南等10余个省区。付出就有回报,到目前为止,依文团队已经找到了13000多名绣娘,其中很多人堪称手工艺大师,也收录了5000多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


但是,找到绣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为了让传统的手工艺和现代的商业文明相结合,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夏华说:


“从进村子里的那一刻,我就认为这些传统手工业有价值。但是能不能把我看到的个体价值变成群体价值,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只能去探索。当我找到8000个绣娘的时候,我就看到这个群体价值的力量。但是,能不能把群体价值变成产业价值还是一个问号。”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绣娘培训及帮扶计划,依文先后在大山里设立了1200多家“绣梦工坊”,为当地手工艺者提供订单式标准化培训,也让技艺高超的绣娘教年轻女孩儿学习传统刺绣。这不仅使得她们自己的收入更有保障,也让传统手工艺有机会得以传承下去。


以蝴蝶刺绣大师梁忠美为例,原来她只是在当地的小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作品,家庭月收入不到1000块钱。夏华找到她后,利用当地的一个老博物馆,为她建了一所绣梦工坊。目前她已经带领几十个绣娘通过刺绣手艺月入上万,增收致富。梁忠美自己的作品也登上了国际舞台,经济收入今非昔比。


“蝴蝶仙子”梁忠美的绣梦工坊


建立时尚数据库


十七年里,通过不断寻找、记录、研究、传习,中国手工坊积累了丰富的手工艺大师资源,建立了最完备的中国手工艺者和民族元素纹样数据库,覆盖了布依族、苗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黎族等30多个民族。


中国手工坊数据库部分纹样


这些纹样并不是简单地记录和保存,而是需要提炼和重新创作成为可应用的设计色稿,然后翻译成全球的文字,才能被全球的设计师所应用。夏华说:


 “我们平均提取一个纹样用的周期都比较长。比方吉鱼鸟,当地没有文字记载,都是歌谣和老人家讲的故事。你要把这些都提炼出来变成一个可应用的色稿,然后翻译成全球的文字,设计师才知道这只鸟象征着什么,它的传说和历史是怎样的,它才能被应用,才能变成一个IP。所以这个过程比较长,我们十几年没怎么偷懒才干了不到1万个。”


由于有了这样难得的中华民族美学基因库,中国手工坊吸引了全球400多个品牌,1000多名设计师来与依文合作。包括英国B & H 创意平台、Lanvin 前创意总监Alber Elbaz、“婚纱女王”桂由美、奢侈品女鞋Jimmy Choo 的设计师周仰杰等时尚大腕,都通过这个平台,成为中国绣娘的忠实买家。可以说,这些丰富的纹样元素正在成为全球时尚设计师们产品设计的创意源泉。


手工艺者数据库网页部分截图


创办深山集市


在大山中耕耘多年之后,夏华产生了新的想法,把大山里才能体验的场景搬到都市里,由此诞生了“深山集市”这个板块。深山集市还原了中国大山深处的赶集氛围,为都市消费者打造一处难忘的体验式消费空间,让每一位赶集的人穿梭在上千年的文化记忆中,过一把“深山淘宝”的赶集瘾。同时也能在畅玩的过程中,亲手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神奇魅力,感受不同于机器生产的温度。


另一方面,以“深山淘宝”、“畅玩体验式消费”、“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特色的深山集市,也为中国大山深处的手工匠人,提供一个依靠手艺改变命运的商业化平台。夏华说:


2018年8月-9月,北京侨福芳草地深山集市资料图片


“从2017年开始,我们把大山里的这群手工艺人、大山里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都搬进都市,搬出国门,在整个市场体验效果非常好。2018年深山集市项目就有60多个Shopping Mall跟我们签约。以前我们做品牌跟商场谈一个位置,人家先跟你谈扣点,再谈面积、租金。但这些商场都是免费邀请我们进去的,因为我们能带来巨大流量,有新的玩法,能创造都市消费者很少有过的体验。”


为了让大山里的手艺人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化的平台。除了创办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深山集市”外,夏华的团队还打造了走进大山的“绣梦之旅”,让都市人和国际化人士通过亲身探访大山深处,更好地认识大山、认识中国的传统手工艺,目前已经开发了15条原生态之旅。


2018年1月下旬,英国时尚界的顶级人物,国际时装品牌巴宝莉集团(Burberry)董事会主席庄贝思爵士(Sir John Peace)一行来到黔西南的大山深处,开启了他们的绣梦之旅。庄贝思爵士说:


“来之前,我脑中有无数的想象,可真的来到了这里,看到真正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和这些了不起的手艺人之后,我的想象都被颠覆了,这一切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来贵州,第一次感受到贵州的热情和美好,我想,我将永远无法忘记这段旅程。”


目前,夏华的团队已将深山集市和绣梦之旅搬到了线上,夏华说她的目标是将深山集市这个项目做到上市,做成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第一股。


深山集市网页截图


“让世界读懂中国美学”


为了让世界读懂中国美学,伦敦时间2017年9月11日,依文·手工坊携手黔西南布依族绣娘,举行“绣梦”时装秀献礼中英建交45周年。传承了上千年的中国布依文化,首次以时尚的方式,走进伦敦,登上世界舞台。


2017年12月7日,依文集团在伦敦举办了“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的主题活动。自此,借助中国手工坊的平台,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手工艺人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展现在世界面前,让全球的时尚界认识到中国美学的时尚感和震撼力,也生动地诠释鲁迅先生提出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夏华说:


“未来我们会收入10 万绣娘,她们每个人在山村都有着高超的手艺,我们希望未来跟全球几万名设计师一起互动,把中国文化这些古老的故事、把绣娘无法想象的技艺,带到每个人现代生活的每个部分。”

 


附录:夏华金句


1. 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是容易而短暂的,让自己持续快乐、保持你永远年轻 和永远内心特别阳光向上的力量就是帮助他人。


2. 成功在我眼里是三有:事业有声有色,没有多大;生活有滋有味,你要 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他不仅让你自己活得安慰,还让周边的人活得安稳;做人有情有义,所以这 么多年你才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做人有这三条,才是我内心里对成功的衡量。


3. 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家,之所以能称之为企业家,一定会有长期主义的 那一面,就是你一定不要把所有问题变成当下的结果,然后去考量就很难达到。这样,你就会有 一个非常从容的心理。你一定会去一点点、一步步,一定会调整到最好的心理水平,最好的能力 水平,然后出来最好的结果。


4. 我觉得一生中解决所有问题最大的就是平衡,平衡是一种智慧,没有什 么是永远在极致的点上。我在找CEO、找团队的时候,通常都是找跟我不一样类型的人,每个企业需要不同的声音,用来平衡他的是你的机制、你的激情,然后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你要有一 个很好的平衡方式去解决。


5. 之所以你能不急不缓的找准节奏去干一件事儿,并且能够气定神闲的去 把一个别人看来很难、不可能的事情把干成了,原因是你基于整个美好商业的向往和商业价值的贡献。


6. 我干到今天才知道老板应该干什么,老板应该去做摸索和价值,但现在 还没有成熟的模式的,这个别人是替代不了的,因为你的视野、你的信念,成熟了的东西尽量要 放给专业的团队去干。


7. 中国企业家太过于强调企业可持续,其实是一个企业可不可持续,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首先看企业家是不是可持续。一个老板能把日子过好,我自己可持续很重要。一个事业可持续的公司,是每一个管理层自己的心可持续。我觉得在这一点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 恰恰很少人去谈及如何把商业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平衡好。


【班主任pick】 我觉得一生中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平衡,平衡是一种智慧,没有什 么是永远在极致的点上。我在找CEO、找团队的时候,通常都是找跟我不一样类型的人,每个企业需要不同的声音,用来平衡他的是你的机制、你的激情,然后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你要有一个很好的平衡方式去解决。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