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盖茨的帮助,苹果早就不存在了

首页 · 2020-08-17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认为,“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双赢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实际情况,却往往是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


这篇文章,讲述了比尔・盖茨与IBM的竞合关系,史蒂夫・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之间的双赢战略。可以说,如果微软没有和IBM的合作关系,就没有后来称霸世界的微软,如果没有乔布斯与盖茨的双赢战略,就没有后来居上的苹果。我相信,读完这篇文章一定能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enjoy~



与现有的或潜在竞争对手合作,是许多高管们不太擅长的一个战术。竞争的本能通常会驱使他们想要“赢”。许多领导者更有兴趣控制环境,而不是建立合作关系或者分享他们的成功。


但是通过与竞争对手合作,你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限制对手行动的空间,同时推迟、转移甚至在对你的进攻中占领先机。


在柔道中,我们管这个叫作在对手上使用固技。聪明的柔道战术家会找到办法与关键的对手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保护自己的地位。这个举措的目标是近身,控制这个关系,使对手难以将你打倒。


比尔·盖茨与史蒂夫·乔布斯都是“竞合”大师,同时与别的企业竞争、合作。在微软发展早期,盖茨发现了与IBM这个电脑巨头竞争的同时,又与其合作的方法,以此来定义PC平台的未来。盖茨还与乔布斯紧密合作来打造麦金塔电脑的应用。这帮助他了解到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的细节,之后他利用这些所得开发了Windows。



对于乔布斯而言,他在1997年与比尔·盖茨和微软达成了暂时和解,并且让微软继续在麦金塔电脑平台上开发应用,从而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比尔·盖茨的竞合策略


比尔·盖茨非常擅长竞合。我们习惯于认为微软是一个占优势的、强大的企业,一个软件领域的歌利亚(歌利亚,是传说中著名巨人之一,根据《圣经》记载,歌利亚是腓力斯丁人首席战士,因身高拥甚大,有无穷的力量,所有人看到他都要退避三舍,不敢应战。)对抗其他人的戴维——尽管这个歌利亚通常最后获胜。


传说中的歌利亚


然而,在80年代,微软是IBM的一个资浅的合伙人,它与这个电脑行业巨兽的关系让人心神不安。有10年的时间,盖茨控制着这个巨型企业,他一直将其看作潜在的对手。


他的做法让我们想起了那句老话“和你的朋友拉近关系,和你的敌人要更近!


考虑到IBM的规模、资源以及作为历史标准设定者的能力,它本可以在行业发展早期自造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把微软晾在一边。


在80年代中期时,IBM也尝试这么做。那些憋着想说“微软,去见鬼吧”的企业高管推动了一个叫作CP-DOS的新操作系统的开发。IBM的工程师也在开发一个叫作TopView的产品,这是Windows的一个潜在竞争产品,盖茨之后描述其为“想要将我们设计出局的许多尝试之一。”


为了回应这些做法,盖茨努力向IBM推销微软连续推出DOS与Windows多个版本的计划。IBM并不支持微软的路线图,但是盖茨消除了一份威胁,IBM决定将CP-DOS项目与微软DOS合并。两家企业也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新操作系统的协议。1985年,这项协议的结果——OS/2问世了。



但是在盖茨推动联合开发项目的同时,微软也在开发Windows。史蒂夫·鲍尔默试图说服盖茨放弃Windows,完全投入到OS/2中,但是盖茨拒绝了。


尽管盖茨想要继续与IBM合作,避免两家公司成为打肉搏战的竞争对手,但是他深知两家公司在文化与愿景上有着根本的不同,长期合作前景渺茫。


1986年在微软应用的后退中,盖茨宣称:“IBM失败了,我们都知道他们失败了。我们未来几年要做的事情就是玩迷宫老鼠的游戏。”他们一次次尝试似乎想要改善这个关系,但是他们知道这些很可能根本不奏效。


实际上,盖茨成功地尽可能长时间与IBM保持合作,避免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为不可避免的对抗做准备。


史蒂夫·乔布斯从零和到双赢

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一样,并不因合作风格而闻名,但是两人都愿意在符合自身利益时合作。


1997年8月,苹果在挣扎中生存,乔布斯在波士顿麦金塔世界博览会上让苹果的信徒吃了一惊,他宣布苹果与微软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而微软一直以来都是苹果的对手。



根据协议,微软将要购买1.5亿美元苹果的无投票权股份,并且持有至少三年时间。微软同时保证连续5年开发麦金塔电脑版本的微软Office和Internet Explorer,并且更新频率至少与Windows相同。


另外,微软同意支付苹果一笔费用(具体金额并未披露,传言称是1亿美元),来解决苹果长期以来关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侵犯其专利的争端。


作为回报,苹果同意将Explorer作为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的默认网络浏览器。尽管苹果只占有电脑市场很小的份额,微软认为本协议是推动IE主导网络浏览器市场的重要举措。


苹果大会中有一些人为协议的宣布喝倒彩。乔布斯以一个温和的训斥回应:我们必须放弃苹果要赢,微软就必须要输的想法……在我看来,苹果与微软竞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是要让苹果健康发展,让苹果为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再次兴盛。


乔布斯10年之后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如果这是一个零和游戏,苹果必须赢、微软就必须输的话,那么输的应该是苹果。



那个时候,苹果正在为生存挣扎。与微软的协议是一个精明的战术行动。苹果在桌面电脑市场上的份额下滑到了2.8%,公司在过去的18个月里损失了16亿美元。


这项交易不仅为苹果输入了现金,解决了长期的法务争端,还为苹果的未来投了一张信心票。


若没有微软的协议,苹果已经“离去了”,正如乔恩·鲁宾斯坦所说:“不装Office的话,谁会买Mac机呢?那样我们就完了,因为没有Office什么都做不了。”


事实上,在签署协议这件事上,盖茨可能犯了一个巨大的战术错误:如果盖茨没有帮助乔布斯摆脱困境的话,10年之后苹果可能就不存在了,也就不会侵扰微软,并最终取代它成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企业。


尽管乔布斯说苹果与微软竞争的时代结束了,但它们之间的对抗仍然很猛烈。


除了继续桌面电脑市场的战斗以外,两家企业接下来的几年中在数字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云计算方面展开了竞争。


在多数市场中,尽管苹果起先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后来都占了上风。


1997年通过抓住竞争对手,乔布斯不仅努力保持住了自身平衡,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更加强势的地位,这帮助苹果在许多方面战胜了微软。


拥抱(我们的竞争对手)做得好的地方,然后超越……


——比尔·盖茨(1995)


出自:《战略思维》

作者:大卫·B.尤费,迈克尔·A.库苏马罗

 

作为企业,不仅仅要和竞争者合作,更要从产业共同体的角度思考,通过互补者、供应商、竞争者和顾客寻找共生的路径。

(点击图片,即刻向产业共同体要效益)

嘉宾大学「案例酷」中也专门有一堂课讲如何向产业共同体要效益,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共赢路径。




© THE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