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菲索玛特CEO墨轲:中国智造的德国式解读 | 嘉宾观点

首页 · 2019-10-24


1011日,德国菲索玛特CEO、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墨轲博士(Dr. Peter Merker) 受邀出席由嘉宾大学联合主办的“仁AI智行——2019·中国怀仁二次元经济与人工智能峰会”,并在峰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墨轲博士就德国与中国目前制造业及AI发展现状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一位德国企业家与资深“中国通”的对比与解析中,中国AI发展,究竟如何?





德国工业4.0的诠释者’”



墨轲出生于1963年,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中文,80年代在北大取得博士学位,同时成为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90年代,他下海改行。因为专业是自动化,他进入大众汽车中国公司,从此开启二十余年的智能制造自动化工作。他的德国菲索玛特(FELSOMAT)公司,隶属于莱斯豪尔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地区,从1981年开始从事自动化上下料装置的生产及设计,是全球领先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的系统供应商。据相关资料显示,菲索玛特在美国、印度、中国以及德国都有生产基地,年销售额82%来自于机械/自动化领域。

 

目前,菲索玛特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中变速箱和发动机领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以创新技术和未来制造解决方案而著称,已研发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的整套生产线,媒体评价其为“为德国汽车工业进入‘4.0时代’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生产链模式”。鉴于中国在清洁电能和核电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因此新能源汽车普遍被认为在中国会有非常好的前景。作为菲索玛特CEO,墨轲深知与中国市场深入合作的重要性。

 

“从300万(年营收)做到3个亿,我们肯定是下了很多工夫。我们跟很多中国的企业合作——比方说研发中心等方面,德国企业在这方面真的很强,因为我们智慧工程已经做到这一点了。清洁能源这方面——包括智慧城市——我们在张家口有合作平台,有一些示范项目,风力发电、太阳能、楼宇自动化和能效等等,还有一个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专门做这方面的项目。” 墨轲在峰会现场说。

 

德国菲索玛特CEO、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墨轲博士(Dr. Peter Merker) 在“仁AI智行——2019·中国怀仁二次元经济与人工智能峰会”现场进行主题演讲


身在山西参加此次峰会,墨轲深知这里的煤炭产业非常重要,他计划向山西推荐自己的几个朋友,比如德国埃柯夫采煤机器人公司,可以一起探讨环保、排放等问题;德国弗莱贝革采矿大学,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品制造为一体,还有老矿区修复。德国现在已将其发展成了旅游行业,中国可以借鉴和思考。


曾有媒体形容, 菲索玛特是德国工业4.0的“诠释者”,德国工业4.0在菲索玛特的体现就是未来精益和智能化生产。“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2011年提出的一项高科技战略计划,立足点是从制造方式基础层面上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整个德国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

 

墨轲介绍道,德国的行业发展有自己的特征。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很发达,德国国内发展靠前的产业都是智能制造,后面才是零售跟IT等,所以德国是从工匠精神发展到了工业4.0,然后工业4.0再推动人工智能,这跟现在的“智慧工厂”的思维逻辑是不一样。用墨轲的话说,德国目前在工业4.0的应用方面很强,但在AI研发方面却后劲不足,“想超越美国,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但墨轲也强调,其实德国的工业4.0强应用可以与中国的互联网、AI研究实现互补,“且这种‘互补性’很强”。

 

 

“中德AI合作充满互补性”



“去年我们的总理墨克尔访问中国之前,就觉得德国在AI及很多方面不如中国。安排(她)去深圳的时候,她很失望,赶紧走了。然后她去了一家医疗方面的中国企业,全是AI的东西,很强很强。墨克尔是非常聪明的人,她很懂,她回去就说:德国必须反省,还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德国人真的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后,不如中美这两个大国。

 

在墨轲看来,互联网研发应用不是德国的强项。“中国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做得非常好。德国企业面临着数据收集与使用限制的影响。在中国,企业对这些问题的焦虑少,在德国很多。国家对于AI,研究经费相对少,却过度关注着AI对社会生活和伦理的影响。” 墨轲说。

 

在这位熟谙中德两国几十年工商业发展的企业家眼里,德国目前在研究方面要做的努力更多。“德国人的脑子是方的,思路很慢,没有中国的灵活。若看到一个机会,需要各方(德国)专家共同推动才行。

 

菲索玛特中国区CEO梅麒曾对媒体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均体现了智能制造这个必然的全球发展趋势。智能制造需要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互联互通,让制造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未来的智能制造会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施中,几乎所有的中国制造企业都在对‘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有着很大的期许。未来的十年,是智能制造的十年。

 

在墨轲看来,中国和德国的合作充满互补性。“简单地说,如果做一个比喻,我认为现在德国是在‘道光皇帝的时代’,道光时代是走下坡路的。中国现在已经争取到了国际平等、公平讨论的环境。现在是合作的时代,我觉得德国人需要与中国人合作。(因为)中国人在研究方面很强,在商业模式上,中国人也很有想法。

 

2019年4月,菲索玛特宣布即将在常州新北区投资2000万美元,成立菲索玛特(常州)智能制造系统有限公司。媒体资料显示,新工厂成立后,菲索玛特计划将进一步把德国的“原装”经验和技术带到中国,根据中国用户的特点,再做到本土化,未来的产品至少90%可以做到本土国产化。而新工厂将与中国进行哪些AI深度合作,让人期待。

 

助力中国经济转型、迈向创新社会,“中国制造2025”使中国推进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与德国“工业4.0”相似,“中国制造2025”也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而人工智能的深入推进、国际合作的持续跟紧,或许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您可能感兴趣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