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爱立信5G的垂直挑战 | 婷姐闪聊
首页 · 2019-09-12
“垂直行业要知道5G能做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效率。而作为网络提供商、设备提供商,我们也要清楚知道5G的潜能可以为行业带来的实际效果。”
● 说在开聊前 ●
5G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C端,手机厂商们的5G手机价格战已经打响。在B端,5G通信已经在工业、航空、无人机、医疗等领域落地应用。运营商的基站订单和企业端的5G应用引发了爱立信、华为、诺基亚等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订单争夺,“合同订单为王”俨然成了这场竞赛的主旋律。
爱立信是一家百年老店,1876年成立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自成立之初就是一家电信设备供应商。作为唯一一家从第一代移动通信到第五代移动通信都全程参与的电信设备商,爱立信在一百多年间经历了起起伏伏。
十年前,爱立信提供了全球40%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市值曾经达到过400亿美元,而现在,这两个数字都是拦腰折半。在本土欧洲电信市场上,当面对不断崛起的中国供应商华为、中兴时,爱立信扩大了运营客户通信网络的业务,市场份额也随之有所增大。
从有线电话到卫星、光纤通信,通信革命犹如大浪淘沙,在技术急速升级的电信设备市场竞争中,爱立信能够存活下来实为不易。而在5G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它又再次被卷入了一场全球的通信升级大战。2017年,爱立信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鲍毅康将公司的业务重点押在5G上。
早在19世纪末,爱立信便进入了中国,并成为20世纪中国早期电话机与程控交换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爱立信在中国市场做了大量投入,过去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0亿元,大部分研发活动与5G有关。最近,在2019凤凰网科技峰会上,我与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进行了一次对话,也借机从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视角了解了5G的发展情况。
● 【对话部分】 ●
5G竞赛“合同订单为王”
婷姐 :2019年被称为“全球5G商用元年”,您如何看待这个定义?
赵钧陶 :今年是5G元年,我觉得名副其实。全球正式商用基本都是从今年4月开始的。韩国和美国4月掀起了一股商用的热潮,中国工信部也在6月正式发布了商用牌照,正式进入商用阶段。预计到年底,全球会有更多运营商、更多市场加入商用的热潮中来。
婷姐 :在“元年”的5G竞赛中,媒体常拿合同订单的数量来比较各家设备供应商的实力。7月30日的华为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已经获得50份商用合同。相比之下,诺基亚目前获得42份合同,爱立信则获得了22份。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赵钧陶 :行业内、外的人士对订单的定义不同。爱立信所说的20多份商用合同是指运营商、合作伙伴、爱立信可以共同向媒体以及公众正式公布的合同。我们的合同其实是要多于这个数的,50~60份都不止。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合同我们是不可以公布的。
其他竞争对手是怎么样统计的,我不是特别清楚。
婷姐 :现阶段的5G竞赛是“合同订单为王”吗?听您这样表述,好像爱立信拿到的订单最多。
赵钧陶 :我想给大家一个客观的数据,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目前全球有164个运营商在81个国家和地区的市上场开始进行了包括商用实验网在内的5G实验网。爱立信参与了接近100个,是参与最多的一家设备供应商。
订单变化只是就当下而言,不代表下一个阶段或未来几个月、几年。就爱立信本身而言,我们并未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订单量上。另外,订单和出货量当然也代表了客户、合作伙伴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需要时间培养的。
爱立信中国的5G路径
婷姐 :今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了首批商用5G牌照。爱立信官方称要“植根中国,坚持为中国市场带来创新技术和优势服务”。爱立信是怎样计划去推动中国5G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是什么?
赵钧陶 :中国从6月开始发放5G牌照,进入商用部署阶段。这是一个好消息。爱立信是电信产业里的重要供应商,是中国三大运营商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当然会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中国的5G商用部署中去。具体有以下几点:与运营商合作伙伴一起全力以赴建设好5G网及基础设施;要全力以赴保证这张网的性能,兑现大家对5G的期待和承诺;积极地与垂直行业及各个应用领域一起探讨可能的应用场景,推动5G尽快产生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婷姐 :有没有什么量化的目标?
赵钧陶 :具体而言有几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爱立信在最近五年,在中国的5G准备过程中做了大量投入,每一年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有30亿人民币。在过去5年中,投入超过了150亿人民币,大部分研发活动都与5G有关。二是升级生产设备。南京的无线设备生产厂已经变为了完全的5G生产线,可以为中国客户生产5G基站设备。三是积极壮大以及培训队伍。5G牌照部署之后,我们有受过训练而且具备技能的工程师,可以与合作伙伴一起建设优良的5G网络。
婷姐 :爱立信部署地比较全面,还包括了人才培养。对于中国5G的发展,爱立信在与中国的几大运营商、行业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挑战或难题?如何解决这些挑战、难题?
赵钧陶 :就像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一样,一个技术的更新换代总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更不用说5G了。在C端,产业界都有这么高的期望,这么多的垂直行业在翘首以待。关于挑战,消费者方面大家有经验,运营商也有经验,因为都在4G时代与消费者打过交道。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垂直行业,我们怎么样和垂直行业融合起来,加速5G推广以及应用。
首先是成本,有多大投入才能够完成一个典型的5G的垂直行业应用?
其次是安全,5G包罗万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个维度比过去几代通信更加开放,安全问题是特别大的问题。青岛港的第一个港口智慧港口,是和中国联通一起完成的。整个港口的大型吊车吊着很沉重的集装箱在里面走,如果对5G的可靠性缺乏信心或者5G不安全,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医疗卫生行业,让医生远程操作,完成一例病人的手术,这更是关乎到人的生命。
最后是技能和支持。要更好地与垂直行业融合,就要有更好的支持。垂直行业要知道5G能做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效率。而作为网络提供商、设备提供商,我们也要清楚知道5G的潜能可以为行业带来的实际效果是什么。以上这些是整个电信行业面临的几大挑战。
就爱立信而言,一个大的挑战是: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支持全球5G的快速、大规模部署。爱立信参与了100多个5G网络实验,资源投入巨大。从全球来看,各个商用实验网的要求不一样,包括中国各省的要求也不一样,要适应要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婷姐 :使命太艰巨了。在全球做投入以及建设的过程中,您对目前中国5G在全世界的地位有什么判断?中国5G的发展对于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或地区(比如:欧洲),所起到的作用或影响有哪些?
赵钧陶 :中国会是5G的先行者,主要体现在行业应用上。中国许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愿望要把5G建好、用好,这个范围是全社会性的,而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却并非如此。这是我们看到中国特别有利的一点。
至于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从产业层面而言,中国的产业规模是相当大的,基站的部署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的一半——这一趋势仍会继续。规模会直接影响产业的生态链发展,促进生态链的成熟和规模化、商业化。从垂直行业应用而言,中国的行业应用案例相比任何一个市场都要多、都要广。在5G的应用上,中国会继承在4G上对整个产业及对全球做出贡献,比如移动支付和APP。在5G的垂直行业应用上,中国仍旧会走在全球的前列。这也是爱立信为什么这么重视中国市场,为什么要持续、高强度在中国加大投入的一个原因。
引领者还是追随者?
婷姐 :美国高科技分析公司Moor Insights&Strategy近期公布了在全球电信运营商、智能手机制造商和设备公司等范围中引领5G的公司名单。其中,华为二度被评为“追随者” (Follower)而非“领导者”(Leader)。在切分“中国5G”蛋糕时,爱立信的身份是“追随者”还是“领导者”?会选择从哪些方面入手?
赵钧陶 :就爱立信本身而言,我们不应该太在意这种排名。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输入数据会产生不同的排名。不过,如果我们的努力得到第三方的认可,这也是一件积极的、受鼓励的事情。
从全球5G的部署来看,目前很显然是韩国和美国走在前头。韩国有其自身的特点,消费者的热情和抱负促进了韩国5G发展。韩国整个数字经济和数字化水平在全球排名都是很高的。4月以来,韩国3个月时间里建设的5G基站大概超过了过去两三年所建的基站数。在投资方面,韩国政府统计,今年韩国运营商的投资几个月就达到了中国三大运营商约400亿元投资额的一半。消费者方面,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用户数就超过了100万。爱立信是韩国主要的供应商之一,另一个是三星。
美国是从毫米波段开始的。从技术观点而言,我认为不能说明孰优孰劣,完全要看有什么样的资源。美国从2018年到现在,主要资源是毫米波段。毫米波在市场上有没有它的意义?当然有。很多5G的行业应用,高可靠、低时延、海量连接等都需要毫米波段来支持,而且毫米波是技术上的“硬骨头”。其他的频段从产业来讲难题不多,基本上在3G、4G已经用过了,但是毫米波从整个产业链而言,元器件、网络部署、用户体验全部是挑战。从这方面而言,美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当然了,中国的商用网络建好之后,在行业应用上也会走在全球前列。
婷姐 :在中国通信市场上,如何应对来自本土的华为、中兴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应对同样是“外来的”诺基亚、三星的挑战?爱立信有什么打法?
赵钧陶 :爱立信1892年进入中国,在中国已有100百多年的时间。目前为止,爱立信完整参与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全过程,经历了第0代到第5代移动通信的全过程,而且是贡献者。
中国的市场很大,移动通信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我们有本土的设备提供商,像华为和中兴,也有国外的竞争对手像诺基亚等等。首先,我认为这个竞争对于整个行业是好的,行业和企业都需要活力,良性的竞争是行业不断持续发展的的源泉。
其次,需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市场份额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也是努力的结果。自己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被客户认可才会带来最大价值。坦白而言,我们在中国市场份额低于爱立信在全球的平均表现,所以我们对中国有很大的期望。
婷姐 :任何一个大公司都期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中国很多公司建立护城河的方式就是搭建产业共同体。爱立信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分别怎样搭建自己的产业共同体?
赵钧陶 :对于共同体,我很赞成。但是,对于“护城河”,我觉得还是可以讨论的。5G与前四代移动通信不同,前四代移动通信主要面对消费者,而第五代移动通信更多是与垂直行业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一家企业、一个运营商可以搞定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有一个共同体。
从爱立信本身而言,首先要积极参与,对于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行业应用联盟,我们都积极参与。另外,我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还要把自己在国际上的经验带到中国来。我认为这是爱立信的优势,也是爱立信可以和中国分享的地方。
婷姐 :假如有一天爱立信在中国倒下了,您觉得会是因为什么?
赵钧陶 :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我们做得不好。
做得不好,可能是产品不对路,或者市场反应不及时,或者是市场表现不够好,性能表现不够好,等等。我对爱立信公司还是有信心的,爱立信在这个产业里面是经历时间最长的一家公司,有143年。有若干个100多年的公司现在都不见了,爱立信经历了起起伏伏,大浪淘沙后还能存活下来,还是有它的长寿基因。
婷姐 :爱立信的长寿基因是什么?
赵钧陶 :是创新的基因。一百多年来,通信业是技术密集的行业,最近30年行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爱立信可以存活下来就是因为不断创新。而支持这个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价值观,还要有持续、高强度的投入做技术研发支撑,还要有战略前瞻,爱立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这么多年来,爱立信每年研发投入强度基本上都在年营收水平的15%,无论是与通信行业还是和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都是相当高的。
除了创新,还需要有愿景。爱立信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景,经过一百多年,当初爱立信“让人人享有通信”的愿景不断变迁,最早是人人可以打电话,后来是人人有移动手机,再后来是人人享有宽带,人人可以上移动互联网,现在5G时代来了,要发挥连接的全部价值。
5G与数字化转型
婷姐 :工信部下属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20年,5G将间接拉动GDP增长超4190亿元;2030年,5G将间接拉动GDP增长到3.6万亿元。您刚刚提到韩国的数字化程度非常高。在您看来,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哪些空间?
赵钧陶 :中国这几年的数字经济或者是数字化转型发展得很快。我看了很多的行业例子,这些例子可能跟爱立信有关,也有可能跟爱立信没有关系。
我们也做了很多调研,我们在一个省用了7个月的时间走访了6个城市的几十家、上百家企业,涵盖各个行业。调研之后的一个强烈感受是:中国的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益的愿望非常强烈,而且对5G的拥抱以及渴望也十分强烈。就这点而言,中国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
婷姐 :我也经常走访一些企业,尤其是在一些二线城市。很多企业主都非常担忧,他们知道数字化非常重要,也想拥抱5G,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您有没有一些方法论给到他们?
赵钧陶 :这是整个产业界的责任。其实,他们不知道怎么做,跟我们不知道那个行业怎么样是一样的。
首先,大家要多交流,发挥各个行业组织的作用。要创造各种各样的平台,增加交流机会。其次是做试点。设备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企业要一起做试点,找一些具体的落地项,可以使这个落地项目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婷姐 :4G时代出现了移动支付、直播、短视频等爆款应用。您能否预测下,5G时代会有哪些杀手级的应用出现?
赵钧陶 :在3G、4G时代,人们之前预测的都没有出来,而没有预测到的都出来了,雨后春笋般的APP和移动支付都没有想到。
消费者端就是增强宽带体验,一个特别大的杀手级以及广泛应用就是视频,5G会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视频体验。娱乐产业、电游会产生非常不一样的体验,加上VR和AR,这些产业会快速的发展。爱立信预测,在2024年,网络中75%的流量都会来自视频。
5G应用在垂直行业中时,工厂自动化会有难度,但是做好了之后,效率是相当可观的。讲一个例子,爱立信和德国最大的研究院弗兰霍夫应用技术研究所(Frankhoff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进行了合作,研究如何利用5G来优化飞机发动机制造。飞机喷气发动机的金属叶片加工对抖动十分敏感,这导致了平均每年高达25%的不良率。在与爱立信合作研究后发现,可以利用5G将整个相对震动反馈延迟降至1毫秒以内,从而将不良率大大降低。据资料统计,全球有若干个工厂,全球每年大概有10万个叶片被加工,一个工厂一年节省几千万欧元,全球每年就能节省十几亿欧元。我希望国内产业界、运营商、制造商以及设备供应商能够大家一起静下心来探讨这些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