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球化深度洞察报告·产业篇》|灯塔社发布

首页 · 2024-07-02

随着全球化新浪潮涌动,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正在卷向全球,找市场、建工厂、建供应链、做品牌。同时,企业在海外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海外市场如何布局?哪些产业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有没有值得参考的标杆企业案例?未来又有哪些新机遇?这些问题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需要深入思考和解答的。


基于此,灯塔社推出《中国企业全球化深度洞察报告·产业篇》,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了部分热门产业出海的关键驱动因素,希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有益参考。作为赋能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专业平台,灯塔社以“让中国企业成为标杆,让全球商业无界融合”为使命,提供案例研学、社群链接、品牌传播、咨询陪跑、合作交流等多元化服务。


本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1、中国经济发展将从GDP时代过渡到GNI时代。

2、中国企业第二次全球化是产能出海的“大趋势”,也是品牌出海的“机遇”。

3、中国企业全球化将沿着两条主线(第五次消费转移和第四次消费中心转移)和三种形态演进(产能出海型、品牌出海型和伴生出海型)。

4、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第四次变迁,每次变迁都会有一国企业成为全球化的主导者,而此次变迁更是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5、在全球3C市场,手机、电脑市场逐渐饱和,消费电子增长强劲。

6、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并逐渐从“贸易出口”向“产能出海” 转变。

7、中国与美国餐饮连锁化率仍有巨大差距,连锁化程度高的品类更易于在全球获得成功。

以下为报告详细内容,Enjoy~


2024年,中国企业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国家战略的需要,世界重构的呼唤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从GDP(国内生产总值)时代向GNI(国民总收入)时代过渡。GNI作为一个更全面反映经济综合实力和国民实际利益的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一转变中,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要求中国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中深耕细作,更要放眼全球,积极寻找资源、技术和市场,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话语权。

2001年,中国加入WTO,正式拉开了中国企业第一次全球化大潮,由此迎来中国一代人的黄金机遇。黄金机遇的底层推动力来自于第四次产业转移,标志性事件是日本1986年左右出口份额达到9.86%的顶峰后,比较优势丧失等迫使其开始尝试产业转移。中国在这次产业转移中,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中国企业的产品开始逐步走向世界。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企业面临着新的全球化挑战与机遇。2015年,中国出口达到顶峰,类似日本1986年。随着疫情远去,第五次产业转移将加速推进,2024年是第五次产业转移大爆发的元年,类似当时中国加入WTO。这次的产业转移,对于中国制造业更多是挑战,我们需要借鉴日本等国的企业,通过全球化实现产能出海、品牌全球化。

这次全球化,中国企业最大机遇是全球消费中心转移(第一次从欧洲转移至美国、第二次从美国转移至日韩、第三次从日韩回流至美国、这次是转移至中国),中国成为世界消费根据地,中国品牌将像过去欧美日韩等品牌一样逐步实现品牌出海,2024年也将是中国品牌出海元年。

在这次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正沿着两条主线展开,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演进形态。


首先,随着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我们见证了“产能出海型”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基于要素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向东南亚等地区的转移,以及因应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制造业向欧美日等地区回流。这一过程中,企业利用不同地区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特性,优化生产布局。


其次,第四次消费中心的转移引领了“品牌出海型”的兴起。新的消费中心成为孕育世界级品牌的沃土,许多新兴的跨国品牌正是从这些消费中心诞生,并以它们为起点,逐步扩展至全球市场。


最后,“伴生出海型”企业则专注于为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提供服务支持,包括物流、金融、数据和营销等服务机构。这些服务型企业伴随制造和品牌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共同构建起一个协同发展的全球化网络。

从出海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出海最为活跃。截至2022年末,我国制造业出海企业的数量达9201家,占出海企业的31%。但这些企业出海并非全部是投资建厂,很多是在海外设立批发、售后、销售机构,仍是以辅助出口为主。其中电子、家电、电力设备、汽车行业,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相对较快。

从出海行业来看,电子、家电、电力设备、汽车行业,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相对较快。

从高中低三大细分市场而言,现阶段,中国多数行业已做到了第一步低端市场和第二步中端市场,在向第三步高端市场迈进。然而,从能力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品牌在品牌运营、原创研发设计等关键领域仍有所欠缺,这导致了在一些品牌效应显著的行业,如美肤、彩妆、女装等行业,中国品牌突破难度仍较大。相对而言,在一些品牌效应要求不高的行业,如家电领域,中国品牌则可能会率先实现全球化。

从出海目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从北美和拉美扩展至全球。其中,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主要以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荷兰等发达国家为主。而增量投资则显著增长于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新加坡、越南、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尽管"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具有重要影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并不局限于此。

中国产能出海型企业(即制造型为主的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目的地市场主要依据生产比较优势和增量市场来考量。东南亚和拉美因其成本效益而成为获取生产优势的重点区域;相对地,在北美和欧洲,企业更多地聚焦于绕开贸易壁垒、实现产业配套和市场渗透。而在中东和非洲,企业则追求获取市场和比较优势的双重战略目标。

对于中国品牌出海型企业而言,全球化的决策依据则侧重于评估目标市场吸引力和企业在该市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东南亚市场以其庞大的规模、快速增长、领导品牌空缺以及较低的市场进入门槛,成为中国品牌全球化的首选地。尽管北美、欧洲市场规模大、增速快,但由于被国际巨头主导,中国品牌在这些市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低,因此通常不是首选。然而,通过跨境电商、代理等方式进入,中国品牌可以逐渐熟悉这些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一定领先的行业及品牌,如手机、家电品牌等,也可以考虑进入这些市场。

01、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洞察

汽车产业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对产业链上下游带动强,对GDP贡献高,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近一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曾进行多次制造业转移,但汽车一直作为高附加值的支柱产业被保留在本国重点发展。汽车的大批量出口,也被视为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第四次重大变迁。在历史的每次变迁中,都会有一国的企业成为全球化的主导者,而这次变迁,更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机遇。

当前的汽车产业竞争,虽然表面上看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对决,但其核心还是在于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车的关键载体,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些,标志着汽车产业正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转型。由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走在了全球汽车产业前面,也纷纷开启海外布局。


而中国的汽车产业,也走过了一段从贴牌出海、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再到品牌出海的全球化历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占比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在连续15年占据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位置后,中国又首次超过日本(2023年出口442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这无疑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星辰大海的一大步。


从中国汽车出口的大洲来看,亚洲、欧洲和南美洲为主要出口地区,北美出口优势较弱,非洲、大洋洲仍在发展中。

从国家来看,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前三国家为俄罗斯、墨西哥和比利时。

从品牌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前三是上汽、奇瑞和吉利。其中新能源汽车自2020年以来发展迅速,之后增速回落但仍稳定增长。

从出海的区域市场来看,东南亚、拉美、澳洲和中东,本土品牌相对弱势,且人口经济以及营商环境处于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相对优势和本地化发展的机会空间。欧洲地区虽然产业基础较好,但本土品牌弱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年的主要出口地区,然而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在地化投资需要处理好中欧营商关系。北美、日韩属于高度竞争的市场,且贸易壁垒较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不具备相对优势。澳洲具备一定经济吸引力,但人口市场较少,潜力有限。非洲由于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有待提升,虽然本土品牌弱势,但是经营风险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投资出海的主要考虑因素。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产能的布局,也出现了多地开花的局面。从邻近的俄罗斯、泰国、印度、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到中东的埃及、伊朗,再到欧洲的匈牙利,甚至跨越至北美洲的美国,以及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到处都有中国新能源车企活跃的身影。

随着整车制造商的国际化步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企业也紧随其后,开启了自己的全球化征程。

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面临的风险却不能忽视,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与贸易壁垒、政策与法规适应性、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风险等方面。

出口企业方面,奇瑞连续21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2023年,奇瑞汽车出口93万辆,增长101%,海外销售占比约50%。


奇瑞的全球化战略体现在多个层面。公司通过错位竞争策略,选择进入那些传统汽车巨头不太重视的市场,例如叙利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地,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销售网络,并正向欧洲市场进军。同时,奇瑞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进和优化,无论是在沙漠居多的中东还是寒冷的俄罗斯,都有本地化的产品开发。


在运营上,奇瑞选择与当地有力的代理公司合作构建渠道,并在出口地建立CKD工厂,利用关税优惠和零部件本土化降低成本。此外,奇瑞在海外市场积极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参加国际车展、举办品牌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也在海外市场逐步推广,提升了奇瑞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02、中国3C产业全球化洞察


纵观全球的3C市场,手机和电脑作为3C市场的主要细分品类,占据了整体市场的75%,基本实现全球普及,而其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与此同时,消费电子的其他可选属性产品,如影音娱乐设备和智能穿戴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展,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将在全球市场上持续高速增长。

在手机、电脑等3C细分产业中,中国品牌虽然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除了无人机等少数领域外,核心技术大多仍由国际企业所掌握。为了实现3C品牌的全面全球化,中国品牌需要在算法、芯片和系统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度创新。

在全球的3C产业中,各细分品类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挑战。

在研发环节,创新和成本是关键要素,这一阶段市场潜力大但存在亏损风险,如VR设备正处于萌芽期。生产环节注重产能和质量,竞争加剧,需要大量推广资金,部分企业开始盈利,如智能眼镜正处于初生期。到了渠道与品牌环节,强调渠道建设、品牌和研发,市场增速快,规模扩大,如移动电源等产品处于的成长期。成熟期需关注研发和组织管理,市场竞争激烈,新入者难以突破,如智能手机的市场地位。衰退期需资本和产业整合,市场萎缩,利润下降,如传统手机。更生期可能由革命性创新引发,带来市场活力和高利润,如智能手机和真无线耳机的创新。


整个3C产业的生命周期显示了从创新萌芽到成熟稳定,再到可能的衰退和重生的循环过程,各阶段都要求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在海外不同市场,消费电子产品也呈现了不一样的规模增速和竞争格局。东南亚市场消费电子渗透率较低,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预计将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本土品牌缺乏,中低端品牌在该市场更易实现规模扩张。

成立于2011年的消费电子品牌安克创新,在该领域的海外业绩表现十分亮眼。安克创新曾成功打造智能充电品牌Anker,相继推出Eufy、Roav、Soundcore、Nebula等智能硬件品牌,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并在智能充电、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语音等领域有出色表现,发展至今拥有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超过5000万用户。

安克创新以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为基础,通过品牌延展、市场扩张和产品线扩展,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快速增长,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6%。公司最初以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为重心,随后逐步扩大到线下渠道,与全球性及区域性的大型零售卖场、独立3C商店和专业渠道卖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北美的沃尔玛、百思买、塔吉特、开市客等知名连锁商超,以及日本的7-11便利店集团。作为中国供应链优势向全球输出的典型代表,安克创新展示了新锐品牌如何有效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

03、中国制造业全球化洞察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战略布局,制造业以其深厚的行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覆盖,显著地占据了中企出海的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正显著增强,并逐渐从“贸易出口”向“产能出海” 转变。

202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增加值占比达到约30%,总值约为4.7万亿美元,显示出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产业升级也在稳步推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产品结构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至24%,而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如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正迅速增长,取代了传统的服装、家具、家电等产品,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不仅在规模上逐年攀升,更在增速上保持高位。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中,以9.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2023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总额的18.4%,占比进一步提升。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历程是一个由“探索起步”到“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过程。


起初,中国制造业以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为主,依托低成本优势,主要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以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通过简单的货物贸易出口,利用低成本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能消化和赚取外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转向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为主,产品开始向更高附加值转型,家电、电子、机械等行业迅速发展并占领全球主要市场。一些企业开始在海外设立销售机构或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探索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


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转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贸易环境的变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提高竞争力,汽车、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加速崛起。同时,部分企业开始在海外投资设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加强海外研发和品牌建设。


而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影响力几乎涵盖全球各个角落,包括欧美等发达市场。随着全球市场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企业追求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高端产业表现突出。中国制造业更加注重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通过技术输出和模式创新引领国际市场。

中国制造业的海外投资策略也正在逐渐向多元化和深层次发展。


在对亚洲的整体投资中,对东南亚的制造业投资存量占据了显著的份额,高达30.4%,这一比例凸显了东盟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中国对欧洲的制造业投资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末,与前一年相比,投资存量实现了16.7%的增长。


此外,拉丁美洲也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的另一高潜力区域。中国在该地区的存量投资达到了477.4亿美元,位列第三。


在这些地区中,印尼、哥伦比亚和匈牙利等国家成为中国制造业全球化海外投资的主要国家。


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出海凶猛,那么必然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在北美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带来了更高的贸易壁垒和关税问题。进入欧洲市场,则需满足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法规,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保护主义。在中东,需要克服宗教文化差异和地区不稳定局势。日韩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本土强竞争。东南亚的基础设施薄弱和政策不稳定给运营带来不确定性。南亚市场规模有限,文化复杂,劳动力素质需提升。非洲的基础设施不足和政治经济不稳定构成挑战。南美的不稳定经济政策和文化法律差异带来经营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制造业企业需要制定灵活的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加强技术研发和品质管控,同时积极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法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布局。

玲珑轮胎的海外发展可视作制造业出海的标杆。作为国产轮胎行业的领军企业,玲珑轮胎成功配套了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家中的七家,是唯一连续三年上榜“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的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市场,玲珑轮胎推行了“7+5”全球战略布局,即在国内建立七个生产基地,同时海外设立五个生产基地,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拓展轮胎市场。目前,玲珑轮胎已在泰国和塞尔维亚拥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并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建厂机会。玲珑轮胎海外业务表现强劲,2023年海外营收达到105.10亿元,占总营收的52.12%,展现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玲珑轮胎的全球化发展路径清晰而有力。从最初的出口贸易期,通过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设立销售公司和办事处,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到海外建厂探索期,通过兴建泰国工厂、实施“3+3”战略,并在西班牙设立试验检测办公室,玲珑轮胎逐步深化了海外布局;再到海外多元布局期,建设塞尔维亚工厂、设立德国、美国研究分院,并通过全球可持续天然橡胶平台(GPSNR)评估,玲珑轮胎的全球化战略逐渐丰富和完善。如今,玲珑轮胎已进入全球化加速发展期。公司继续强调海外工厂和研发布局,发布并实施“7+5”战略,同时加强全球品牌建设。预计在未来,随着海外生产占比的逐步提升,玲珑轮胎将在全球轮胎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实现更为广泛的市场覆盖和品牌影响力。

04、中国餐饮业全球化洞察


中国餐饮业的出海历程跨越了两个世纪。


19世纪中叶,随着华工迁徙,中餐文化开始海外传播,家庭作坊式中餐馆拉开了中餐国际化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以全聚德、东来顺、鼎泰丰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尝试出海,虽多未成功,但提升了中餐国际影响力。近十年,民营企业如海底捞以火锅引领中餐新浪潮,精准选择华人密集国家作为市场切入点。如今,一批内地品牌利用中国市场建立的规模和运营优势,在全球市场多元化经营,从小吃、快餐到茶饮等品类在海外率先突围,采用直营与加盟、特许经营、合伙等多种经营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沙利文研究数据,2021年全球餐饮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6万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中餐市场规模约为2600亿美元,相较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均遭受了显著的下滑。然而,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2022年和2023年全球餐饮市场以及海外中餐市场均实现了强劲的反弹。到2023年,这两个市场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高点。具体来看,国际餐饮服务市场的规模增长至约3.2万亿美元,而海外中餐市场规模则达到约3200亿美元,占全球餐饮服务市场的比重约为10%。

理论上,一个国家的中餐市场规模主要受当地华人人口数量和人均GDP的影响。然而,实际情况表明,一国中餐市场规模基本上与该国总人口数*人均GDP成正比,这说明现阶段中餐消费在海外已不只是华人消费,而是更广泛的全民消费。


例如,在华人占比低于5%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尼,其总人口*人均GDP的相对数值与实际的中餐消费规模吻合。相对地,在华人占比较高的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这一相对数值远小于实际值,这表明在华人占比高的国家,中餐消费更为普遍。

现阶段,中国与美国餐饮连锁化率仍有巨大差距。


从中国市场规模来看,正餐依然是中国餐饮最大的细分品类,但正餐也包括川菜、粤菜等多个细分品类。然而,正餐对厨师的高依赖性、复杂的流程以及难以标准化的特点,导致了连锁化难度较大。即便是连锁化程度最高的川菜,其连锁化比例也仅有14%。因此,中式正餐短期内在海外取得规模突破的难度较大,其主要作用在于教育海外市场和提升中餐的国际影响力。


相比之下,快餐、火锅和饮品等品类由于标准化程度高,更易于实现规模连锁,预计将成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短期内实现规模突破的关键品类。

近年来,以海底捞和瑞幸为代表的中国餐饮品牌成长迅速。


瑞幸咖啡在2024年成为增长最快的餐饮品牌,品牌价值激增96%,达到15亿美元,并在2023年迈出了全球化步伐,成功进入新加坡市场。与此同时,海底捞以其90.8的品牌强度指数(满分100分)被评为2024年全球最强的餐饮品牌,并荣获Brand Finance罕见的AAA+品牌强度评级,成为各行业中获得此殊荣的少数品牌之一。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餐饮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展示了其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

疫情之后,海底捞的海外业务迎来了显著的增长。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上,海底捞以东南亚为重心,门店数量占比超过60%。此外,在北美拥有18家门店,东亚17家门店,以及在英国、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地区共设有10家门店,展现了其在全球扩张的雄心和战略布局。

海底捞的全球化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在探索期,海底捞以新加坡为起点,谨慎地拓展至美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主要采取直营模式,聚焦于华人及亚裔社区,通过口碑传播积累人气。进入品牌升级阶段后,海底捞进一步延伸至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亚洲及大洋洲国家,不仅保持直营模式,还开始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开店。在稳固华人市场的同时,加大力度吸引当地主流消费者,利用社交媒体和广告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如今,海底捞已步入领导品牌阶段,继续深化全球市场布局,并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战略。公司采用更加灵活的合作方式,强化数字化营销手段,如线上推广和外卖服务,同时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以保持其在全球火锅市场的领先地位。

以上只是报告部分内容呈现,如想获取《中国企业全球化深度洞察报告·产业篇》完整报告:


1、可关注「灯塔社Global」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产业篇”获取。
2、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灯塔社工作人员微信获取。



后续,灯塔社将会定期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东南亚市场洞察》《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洞察》《中国品牌出海企业创新实践》《中国企业全球化·中东市场洞察》《中国连锁服务业全球化深度洞察》《中国企业全球化·拉美市场洞察》《中国消费品企业全球化市场洞察》《中国企业全球化·北美市场洞察》《中国产能出海企业创新实践》《中国企业全球化·欧洲市场洞察》《中国美妆新锐品牌发展洞察》等系列报告内容,敬请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