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向左,转型向右:吉利的数智化突围启示录 | 校友作业

首页 · 2021-11-12

▲点击图片报名嘉宾派



造车是社会发展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传统大厂破局谋创新,新势力卡位求生存,外部“狼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复杂严峻的竞争环境,作为第一民营造车企业的吉利控股集团,是如何迎刃而解的呢?面对暗潮涌动的数智化变革前景,把“敢为人先”刻在企业基因里的吉利控股集团又即将应对哪些挑战呢?


10月29日至31日,嘉宾派杭州站访学如约而至,我们走进全球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学习,获益匪浅。


以下enjoy~




时不我待:

一家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10月底,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董事长荣获中国汽车工业最高殊荣“饶斌奖”,以表彰其造车贡献。35年间,吉利在李书福董事长的带领下交出了耀眼的成绩单:2020年汽车总销量达到210万辆,连续四年领跑自主品牌销量榜,营业收入471.9亿美元,连续10年入榜《财富》世界500强。


从代工制冷电器的小作坊起步,吉利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成就,抓住改革开放红利,进军投入高、资质严、技术高门槛的造车行业这一决策功不可没。


新媒体赛道亦是如此。楼氏作为全国MCN的先行者,在2013年抓住自媒体流量红利,以签约和孵化新浪微博KOL起步,先后签约数百位知名KOL并成立实体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业内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领先品牌之一。


通过在吉利的访学,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所有时代的产物,往往都是站在所谓的“风口”乘风而上。然而,选对起步赛道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精耕赛道、在枪林弹雨中脱颖而出?吉利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路。


先行出海:弯道超车

一家敢“蚂蚁战大象”的企业


资本出海、产业出海,吉利是第一批弄潮儿。面对国产汽车低价恶性竞争、技术提升瓶颈等迫在眉睫的挑战,吉利大胆决定:并购沃尔沃汽车,协同沃尔沃汽车在研发、采购、制造、商业模式、全球市场开拓等各领域的全方位深化协同。


从结果导向来看,这是堪称双赢的经典案例:沃尔沃重新激活活力,全球年销量破66万辆,成功扭亏为盈;吉利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CMA基础模块化架构,在技术与品质上对标豪华品牌,短时间内快速打造出燃油+新能源、SUV+轿车及性能车的立体化产品序列,并在沃尔沃汽车的反哺下成功推出领克、Polestar极星品牌,国产车在中高端市场有一席之地;海外出口方面,吉利集团今年7月出口量为7,054辆,同比上升约56%,并与英国英之杰集团(Inchcape Group)达成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拓欧美、东亚等海外市场。


同时,并购宝腾汽车/英伦汽车、入股成为戴勒姆集团最大单一股东,吉利国际化步伐持续加速,掌握了中国车企最渴望的技术,一跃成为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车企。


楼氏在7年发展中也有入股并购、资本联合的机会,但我会慎之又慎。“买买买”是吉利弯道超车的杀手锏,但远非这么简单,如何处理企业间文化差异、融合创新多方优势、避免无谓消耗,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先行转型:加码布局

一家“专注正业”又“谋变”的企业


面对愈发“内卷”的造车赛道,吉利控股集团一直在谋求转型升级。


造车上,10月31日,吉利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开启动力科技电气化4.0时代,并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亚洲会员加入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IATF),共同参与国际质量标准制定,继续在技术上保持强劲竞争力。


在全产业链条,吉利联手戴姆勒集团打造首个高品质出行品牌耀出行,投资亿咖通、ECARX推动网联化布局,投资时空道宇持续加码低轨卫星科技领域......吉利在金融、科技、出行、体育赛事等领域频频出手,无不彰显着转型求变、反哺造车的决心,这在各大车企中走在前列。


同样,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格局,楼氏如何不掉队?


我在去年年会提出了“创新、聚焦、高效”六字辅助方针:在稳定微博业务的基础上,先后落子北京、成都、青岛、上海进军短视频、动漫IP孵化、艺人合作、数据技术等全新领域,目前已拓展到全案整合营销、IP代运营、电商CPS、联合孵化IP、数据分析赋能、平台方收益六大业务板块。


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主动跳出舒适区、主动融入市场新环境、主动挑战市场新需求,持续构筑护城河、建立核心竞争壁垒。


人才优先:从企业人才战略出发

一家收获尊严与价值的企业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有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正如李书福董事长所说:“吉利人才创新的成败决定了吉利战略的成败,如何创新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是一个巨大的课题。


吉利从造车第一天开始,就先建立自己的吉利学院培养人才,到目前为止已创办10所院校输送超15万名人才。


在内部,吉利有一个人才森林理论: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树,并提供良好的阳光雨露环境,使其扎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苗,让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共同成长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经过20年的经营与实践,吉利的“人才森林”理论已初显成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公司CEO安聪慧,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等都是吉利自主培养的。


显然,在吉利这个广茂的人才森林里,李书福董事长不仅仅是一位“种树”高手,更是培养人才、关爱员工的伯乐。今年8月,吉利响应政策号召发布中国汽车史上“最大手笔”的股权激励--共同富裕计划。计划惠及万余人的3.5亿股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包括全员收入增长计划、全员家庭健康保险计划、全员职业提升计划等,让员工从“打工人”变成“合伙人”,真正实现“收获尊严、成就梦想、成就幸福”的价值观。


同样,楼氏也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根基。楼氏从去年起开展旨在储备管理人才的楼T计划,创造“1+1”的基层员工重点培养模式,高管一对一帮扶,员工一年内轮岗实训,为不同职业类型员工设置不同发展通道。同时,楼氏秉承“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才理念重新定义人才,始终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每季度选拔楼氏之星、楼氏管理之星,每月按文化、服务、创新、协作四大维度选拔楼氏标兵,不断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财富有两种,一种是可逆转的财富,一种是不可逆转的财富。一个人掌握了真正的本领,就拥有了不可逆转的财富。我们启动培训工作,就是为大家送上了一个非常大的财富,而且是不可逆转的财富,即使你离开了吉利,这个财富还是属于你的。”李书福董事长这番关于人才发展之道的论述让我感同身受,楼氏之所以如此看重人才培养,也是希望每一位员工在楼氏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有效激发员工“元动力”、提升自身价值。



尾声


以上是我访学吉利控股集团的一些感悟体会。从发展历程来看敢为人先的吉利控股集团一家伟大的企业从发展愿景来看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的目标也有足够挑战性,需要警惕新能源政策导向变化、产品迭代失败、重资产扩张等潜在风险期待吉利在未来三年数智化变革中的表现。


文 | 袁琢

(作者系嘉宾派第七季学员、楼氏文化创始人



戳此了解嘉宾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