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张旭豪陷入“被收购困境”的,不是阿里丨我有嘉宾

案例·商业报道 · 2018-03-15



导读:

行走商林,形如布棋。象棋高手擅长“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用一个“战场”去牵制另一个“战场”。更高手者,能一招定江山。而身在局中之人,乾坤与命轮,斗转之间,已在某个时刻被悄然注定。


2015年,饿了么CEO张旭豪就遭遇了这样的对弈。站在如今,纵视全局,自那时起,张旭豪开始一步步走近某种似乎早已注定的结局。其中就包括最近业内的热议话题“张旭豪或将被阿里踢出局”。


01


2011年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创业圈的战局之复杂,让局中人和观战者都很头大。

 

期间,国内刮起了一股“团购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有400多家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业界戏称,团购市场正在经历“百团大战”。一番厮杀之后,美团、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三足鼎力的局势逐渐形成。据易观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美团拿到51.9%的市场份额,大众点评29.5%,糯米13.6%。

 

而另一边是外卖平台这个“战场”。虽然参战者不像“百团大战”那么多,但彼此间的竞争到2015年已经陷入胶着状态。2014年,饿了么以30.58%位居外卖行业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美团外卖(27.61%)、淘点点(11.20%)、百度外卖(8.55%);但到2015年上半年,美团(41.24%)的份额已经领先于饿了么(38.75%)。饿了么和美团之间你追我赶的份额之争,成为整个“战场”的焦点。

 

当时的团购、外卖平台的竞争,本质都是烧钱。“得资金者得天下”,所有参战者都在渴望资金,其中以同时参与两个战场的美团最甚。广告战、地推战、补贴战上的“烧钱”越来越厉害,彼时美团每月的亏损额达到数亿元。

 

美团CEO王兴知道,以一般融资手段融到的钱,已经不足以解美团之渴,而且他想尽快结束这两场劳民伤财的“烧钱大战”。


02


2014年和2015年,是张旭豪在资本市场最春风得意的年份。

 

饿了么先后迎来了大众点评的8000万战略投资,红杉资本、腾讯、京东等参投的共计10亿美金,总融资金额在2015年8月超过了美团。

 

这股“春风”之所以光顾饿了么,饿了么2014年在外卖战场的突出表现固然重要,但外界的因素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也不容忽视。

 

大众点评2013年就有了自己的外卖,比美团外卖还早。但高层在前期试探性的经营中很快发现外卖是个很有市场但很重地面的活,于是团队一直保持简装小规模,以保证进可攻退可守。到2014年,饿了么开始超高速扩张,美团外卖也开始发力,淘点点(口碑)进来“搅局”,点评已无心恋战,不愿再亲自做外卖,选择了在2014年5月战略投资“带头大哥”饿了么。

 

2014年10月,决意构建本地生活O2O生态圈的腾讯,拿出4亿战略投资了大众点评。基于微信公众号和2013年推出的微信支付功能,腾讯本地生活的一个重要闭环是“门店推荐+下单和配送+在线支付和线上流量入口”。“门店推荐”的角色给了大众点评,“下单和配送” 的角色找谁来“扮演”?

 

要在第一名饿了么和第二名美团之间做选择,相比在B轮就已被阿里巴巴“染指”的美团,饿了么显然是腾讯更合适的合作对象。更何况,大众点评在此之前已经战略投资了饿了么。


2015年,饿了么正式进入腾迅系。


03


跟张旭豪“被选择”的状态比较起来,这个时期的王兴保持着极高的主动性,或者说,攻击性。


在B轮接受阿里巴巴投资后,王兴很快发觉了阿里对美团控制权的野心。不甘为人臣的王兴,开始努力引进泛大西洋资本等其它投资方,降低阿里的股份占比。到2015年,以王兴为首的管理层依然持有美团47.68%的股份,牢牢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阿里曾一再试图增持扩大话语权,都被王兴拒绝,双方矛盾日积越深。

 

王兴想要完全摆脱阿里,同时尽快结束团购和外卖两大战场的“烧钱大战”。破解困局的招还真被王兴找到了:想办法让腾讯主动“腾笼换鸟”。

 

这一招里,大众点评是最重要的一个棋子。

 

当时大众点评的位置非常特别。

 

第一,它与美团一样,同时参与了两个战场。在团购战场,大众点评是美团的最大对手;在外卖战场,大众点评是美团的最大对手饿了么的投资方。


第二,大众点评是腾讯的战略投资对象,腾讯也投资了饿了么。但无论是从腾讯已向饿了么、大众点评投资的金额,还是两大平台在腾讯的本地生活闭环中的地位来看,与饿了么相比,大众点评对腾讯来说都是更重要的。如果非要在大众点评和饿了么中间二选一,腾讯会选大众点评,放弃饿了么。


这意味着,争取到大众点评,王兴就能在团购战场再无对手,停止“烧钱大战”,同时赢得腾讯,并在外卖战场让饿了么失去大金主,元气大伤。

 

2015年9月,王兴让红杉资本牵线搭桥,主动找大众点评谈合并。同样忍受“烧钱之战”已久的大众点评,在资本寒冬面前,终于松口。2015年10月,美团、大众点评宣布合并,美团点评诞生。紧接着,2016年1月和2017年10月,腾讯先后两次领投美团点评,金额高达73亿美金。美团取代饿了么,入局腾迅系。


04


另一边,阿里巴巴在与美团闹翻,而重启口碑网又发展不顺的情况下,瞄准了急于融资的饿了么。在阿里最高层会议上,蔡崇信力主拿下饿了么,以牵制美团点评。


张旭豪不可能不知道,此时饿了么已经经历了6轮融资,其创始团队所持公司股份已经不足10%,这种情况下,以阿里巴巴的一贯做法,一旦进入,将获取饿了么的绝对话语权。而阿里投资的公司,发展到一段时间后会被阿里揉碎消化,然后,创始人出局。未来,饿了么可能将不再属于张旭豪。


但那时饿了么被腾讯“舍弃”,面临资本寒冬,张旭豪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那时,张旭豪最强烈的的诉求是找到强有力的“靠山”,让饿了么活下去,继续生长。


2016年和2017年,阿里巴巴联手蚂蚁金服,先后两次向饿了么投资16.4亿美金。至此,阿里系对饿了么的持股比例达到32.94%,成为饿了么最大股东。有媒体报道,接近饿了么高层的人士透露,张旭豪的个人股份“可能已经只有2个点左右”。时至今日,“饿了么或将被阿里收购,张旭豪可能出局”的传闻已经甚嚣尘上。


不过有趣的一点是:在接受阿里系16.4亿美金投资之前不久,张旭豪还对公司内外表达过强烈的“独立发展”的意愿。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外界盛传饿了么可能也要跟美团合并,张旭豪发布过一封内部信——《他们变,我们不变》。


他在信中表示:饿了么未来将保持独立发展不变。前路还很长,希望大家迅速调整好状态,纵情向前,为实现“美好生活,触手可得”的使命拼上全力。中国的O2O市场,会因为一个独特、独立的“饿了么”存在而精彩。希望能把“饿了么”同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比肩,志于创造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利益。希望我们能在未来的十几年内看到饿了么成为餐饮外卖业界巨头的一天。


实际上,王兴的确曾经给过张旭豪多次选择另一种发展路径的机会。


2013年,在美团外卖正式上线之前,彼时的美团副总裁王慧文特意到上海面见张旭豪,这次见面谈到了收购事宜,张旭豪干脆地拒绝了。


2015年,美团、点评合并之后,王兴和张旭豪见过数次,讨论饿了么和美团联手的可能性。张旭豪表示,“如果是我们来主导这家公司,我们并不是很排斥;但如果是你们来主导,我们是比较排斥的。”


但事实是,拒绝美团之后不久,张旭豪就走向了阿里。“独立发展”未必是张旭豪心里唯一的诉求。


也许在张旭豪眼里,与其合并之后被王兴踢出局,还不如投靠阿里,哪怕最后被阿里收购。2017年张旭豪对外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你做得不好被收购,这是宿命,能被收购那还算有你一个退出的渠道,对股东有交代。”

 

张旭豪只是选择了他认为更划算的交易。也许,这才是对这个故事更贴切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