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示:君子豹变丨我有嘉宾

案例·商业报道 · 2018-03-23



导读:

六年前,人称“上海楼市四大名捕”之一的姚伟示准备转型,涉足财富管理。那时,宜信初初起步,诺亚刚刚上市。听说投资的水很深,雄心勃勃的姚伟示想入行,但又有几分谨慎。


私下里,他问过自己的多年好友、如家酒店集团的CEO孙坚:“你觉得,从零做起的我,可以吗?”孙坚回:“以你的智商、情商、定力,不惧。”


2012年,姚伟示投资并加入当时仅十几人的钜派投资,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EO。回忆当时,姚伟示说草创之初的钜派还十分弱小,仅仅在陆家嘴租金最便宜的金穗大厦租下了一个不足120平米的办公室。那时公司没有专职的法务、财务和行政人事团队,更没有完善的风控流程和资产端体系。


而姚伟示与初创团队一起从零做起,每天都要工作超过12小时,“那时一年的工作量,堪比我之前在地产公司五年的工作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公司能够“在夹缝中生存”。


2015年7月,钜派成功在美国上市;两年之后的2017年1月,姚伟示却突然离开了如日中天的钜派;同年 4月,淳石资本正式成立,姚伟示出任董事长。


上海商业文明的情结


在跟很多人的交流中,姚伟示总会谈起他的好友、也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吴晓波。


在这位好友的旧作《激荡三十年》和新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姚伟示说自己看到了过去几十年里商业文明的进化,看到了一家企业是如何成长,也看到如果没有长远规划,哪怕在某一时间段非常强,最终也会陨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而这些殷鉴,对于成立即将满一年的淳石资本来说弥足珍贵。


所以,当淳石资本举办第一次员工年会时,姚伟示谈论的却是“未来十年的淳石和淳石人”:房地产有它的盛衰期,金融也有它的盛衰期,国家发展也有它的全盛期和低迷期,淳石不但要在繁盛的周期走得非常好,更要在低迷的周期走得非常稳。


“在我以往读过的书籍和看过的电影里,J.P.摩根和巴菲特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极深。”在姚伟示看来,尽管历史上或许不会再有他们的身影出现,但他们身上所代表的那种老派的、“商业文明”的“血液”还在流淌。他们庄重,正直,精于计算,自律克制,从容自矜,以及审美一流,西装革履。


在骨子里,姚伟示也正是这一类有着浓浓商业文明情结的人:一直遵守着传统商业文明奠定的传统,思想明确,传统明确。“现在整个社会的某些文化,对金融、对商业都存在着某种误解,人们要求商人讲道德,却不知道私欲才是市场发展的润滑剂,人们爱说商业无诚信,却不知道诚信乃商业之本,商业从诚信中孵化而来。”


在他的身上,一直流淌着的是资产管理者的血脉,这或许也是真正的企业家与金融家的传统和血脉。而让姚伟示心心念念的那些商业文明的情结,的确与他入行25年来以来的跌宕起伏,与他从房地产行业到联合创立钜派、再到创立淳石资本的三级跳有很大干系。


在业界,姚伟示绩可谓战绩彪炳。他早年做过十五年的高端地产营销,率团队做项目,历经沉浮,行走江湖,被人视为“销售天才”,被冠上“上海楼市四大名捕”的名头;名声鹊起之后,又于2012年果断转型,进入钜派,以房地产加金融跨界管理经验为差异点,翻身上马,站稳脚跟。


2016年,钜派继上年登陆美国纽交所后继续发力,令人耀目,一派欣欣向荣。这一年,甚至在上海地区的募集量开始超越诺亚,成为上海的新老大。同时,资本市场的威力不衰,股价一路飙升,士气鼓舞。然而谁都不曾料想,站在事业高峰之巅的姚伟示,却突然辞职了。


数月之后,姚伟示与同创伟业的郑伟鹤偶然聊起淳石,生性冷静谨慎的郑伟鹤,问姚伟示准备怎么做,姚回答说自己最想做的,是“让投资和融资服务更专业”。2017年9月,同创伟业正式成为淳石资本A轮融资的领投方。


而姚伟示所说的“专业”则指的是——提高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的品控管理。具体指,他把公司里的风控法律和财务的人员数量,扩充到最大。举例说,一般的资产管理公司,风控法务团队可能不过寥寥数人;但在淳石,约六分之一的成员都是旨在提升风控管理和产品品质的法务团队和风控团队。


在淳石,“敬畏心”这三个字被不时提起,姚伟示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对整个行业、整个市场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而风控正是这颗对于市场、对于行业的敬畏之心的具化,也是能够拉着淳石这匹骏马的缰绳。


与时下的财富管理从业者不同,姚伟示一直想解决的主要问题,从来不是“销售额”和“扩张”,而是“风险与质量”,不能因为项目能带来利润或其他原因,就让它轻易过了风控,被推荐给客户。


2016年,曾有名V撰文,在某金融论坛创下过万的转载,广为流传的一句:“没有销不出去的金融产品,只有给不了的销售佣金。”文章主要说清了两件事。第一,财富管理的本质是金融经纪,而独立性的经济方,才是真正的“第三方”。第二,当财富管理公司的收费结构来自金融产品商的绩效提成时,则会使决策,更多地考量收益行为,而不再是投资人的切身利益。


这意味着,一旦渠道为王成为主导,财富管理公司则出于贪欲,一方面利用客户对产品供应商进行杀戮,一方面将那些结构设计有瑕疵的、具有重大潜在风险的产品,在“美化和包装”后,推向市场。让客户成为链条环中风险的最后承担者。


这让姚伟示觉得痛苦,金融从业者在知识结构上,天然比普通投资者有优势,若存心收割,“赚快钱”是“轻松的结果”。打个比方,就像手里持刀,只要内心稍微在收益和道德间拿捏不当,则刀一出鞘,既会砍向产品供应商,也会伤到客户。


他的多年老友任泉说他,“为人正直,极有原则”。事实上,姚伟示对于“个人修为”的严格要求,足可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财富管理的本质从来都不是追求高收益,而是风险识别,是在资产轮动的前提下,平抑波动与风险。”


承平日久,许多人对境遇愈发模糊,“很多人都不擅长风险识别。”这位风头正旺的金融业从业者,对大多数人的投资心态,这样剖析:“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足够幸运,认为只要自己跑得足够快,就不会被影子追上,但我们怎么可能没有尽头的享受时代红利呢?”


姚伟示始终对一味获利,保持着警惕。而他的担忧并非多余。一片乐观声中,中国家庭负债杠杆率正在不断攀升。在学界,对于债务风险的界定为,总债务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400%。然而中国有将近20%的家庭突破了这个界限,换算下来有将近2.4亿人。


“金融在经济里的作用,有时像天使,有时像恶魔,有时推波助澜,有时又落井下石。所以约束尤为重要。”姚伟示说道。


“中国黑石”的目标


“黑石”,是姚伟示和他的淳石团队在嘴边经常说起的名字。


这家公司最被世人称道的,是它的年回报率。在黑石上市之前的5年,其年回报率被认为至少达到了30%。姚伟示分析原因:黑石有着不断被扩展宽度和广度的产品线,它们横跨企业私募股权、不动产投资、对冲基金组合、信贷资产投资、财务顾问五大领域,这些横跨各领域的产品,能保证客户,在经济周期的任何阶段都有投资亮点出现。


这背后,其实是“以客户优先”的态度,对于每一个被投资的企业,黑石都会进行谨慎的投资筛选,要配备一名高级合伙人负责对其战略,运营和财务状况,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而另外一个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案例是,在盛行恶意融资并购的1980年代,唯有它坚持不做敌意收购,要求所有的股权投资都必须是“非敌意的”和“友好的”,即入股的行为必须得到被投资对象的管理层支持。


淳石资本“筑梦黑石”的几位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施文捷、首席风控战略官李卓然、首席财务官张士强、首席市场官张巍炜以及淳富家族办公室董事总经理傅瓅,绝大部分都是姚伟示亲自招来的员工。在回忆起与姚伟示的第一次见面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姚伟示的个人魅力。


在这位思路开阔,能包容大家的奇思妙想,能带领大家一起进步的“亦师亦友”的带领下,团队总在完成着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淳富家族办公室销售战略部负责人滕宁记得,在设计基金结构期限时,所有的部门风控、法务和销售、发行要一起配合。夜夜加班到深夜,光期限和测算,就推翻重来了数十几个版本,而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客户排除其中的风险”。


当大家一起加班时,有时,姚伟示会给员工们讲到中国还没有跨金融领域的金融人才产生的土壤,当他说到,“但未来,淳石想做这样事”时,几个员工眼睛一亮。


搞金融的都知道,中国财富管理业的乱象。因为现实经常是,卖股票的永远在夸夸其谈,谈股票有多好,哪些基金好,给收益罩上一层玫瑰色的玻璃罩,侃得客户们两眼一黑,根本忘记了二级市场在某一个周期里,可能是都不好,即使个体再厉害,也都没用。但他们隐而未说的一点是,离开了不同金融领域的配置去谈财富管理,基本就是“坑”了。因为当单一资产整个处于下行通道长期底部的时候,行业分析得再好,也不可能盈利。


所以在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中,各类资产的收益率是在经济周期中不断轮动的,姚伟示说:“我们要做具有强大资金募集能力多品类的资产管理公司。”摆脱单一品种,摆脱唯销售至上。


淳石资本成立后,姚伟示没有把之前让自己成功的钜派模式简单复制到淳石,他的计划是,先以固定收益类和股权投资类起步,渐渐扩张到到证券投资类、投资银行类、海外投资类等财富管理多品类;在重点提升管理质量,依靠用户的信任感建立淳富家族办公室,挖掘更多优质客户;最后,将资源整合,进入投资领域,在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起一个以发展共赢、事业合伙为核心的投融资平台。由此,姚伟示由点到面,到方阵,再瞄准平台。将确保经纪方的独立性作为交易达成的核心点,实现了Close to Blackstone。


期间,尽管淳石刻意将脚步放慢,反而因重质重量更现生机,目前,淳富家族办公室的客单价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它专心走“小而美”路线,在一片野蛮生长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中尤显独别。别的机构重分销、重渠道、重销售、重扩张,淳石就越是反其道而行,重风控、重财务、重客户,单点突破,精准投资,深度引爆。


这也是姚伟示在从业历程中积累下的兵法。要在高端客户中创业,先立志,再做事。整体视野要高,埋头细节跟上。


此前,姚伟示在江湖里有着无数显赫的名号,但如今它们都已随风散去。2017年,姚伟示第二次清零出发,这次,他却惟愿自己不疾不徐,一步一计:立志在先,单点在后;视野在先,扎根在后。他说:“我渴望一个关键的时间结点,爆发,突破,毕其功于一役。”


不忘初心与君子自律


直至如今,很多人依然会好奇:早早完成财富积累的姚伟示,当初为何要积极转型,并一路辛苦将钜派做大做强;在决意离开之后,为何又要创立淳石,再度从零起步?


事实上,与那类看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唯成功论者不同,姚伟示本人并不看重财富本身。他的日常生活用度并不奢华、甚至堪称朴素,员工们更常见的一幕是他和管理团队一起边吃着盒饭、边开着会议。


淳石LOGO上的八个字“勤思、慎行、创新、共赢”,以及淳石宣传册里的一段董事长寄语,或许能让我们一窥姚伟示的那份初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历经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我们也伴随着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前进、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大公司,但其中能被人真正称作伟大的公司却不多……那么,在中国、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有可能出现伟大的世界级公司吗?”


这份“初心”,显得犹为可贵。人在功成名就后,人生很容易可以有另外一种可能,可以是“贪嗔痴,不回头,一路疯狂收割”以及想着“如何扩张事业版图”。毕竟,在金融行业,一夜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销售先行的发展路径一直是早年资管行业的集体成长路径。但姚伟示却依靠自己的理解和勤奋和对于商业文明的自我要求,扭转了这样的命运轨迹。


初心之下,他信奉和坚持“平衡”。忙碌工作之外,他更加珍视家庭,珍视与家人相伴的每一分时光。


他追求健康的体魄,坚持做好身材管理,每周早上跑步不少于两次,每周健身和游泳;他追求强大的内心,进修了多个知名高校的商学院,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担任了交大发起的中国创富联盟的执行会长。


几乎所有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他的为人并不张扬,但却能为了事业做到“不低调”。他认为,要改变世界,先从自律开始。


他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偏向老派的上海人,但他的言谈“出卖”了他。2017年,上海老店浦江饭店关门,姚伟示回忆起自己以前常去的老房子,感慨万千,“上海之美,在于有很多老房子,就平常地在那里,也不贵,也不装,其实看着它,容易让人看淡人生,归于平静,如同门前的黄浦江和苏州水流淌千年,在历史面前,人是很微小的,在成功也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名字。”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可能这就是对“君子”姚伟示最妥帖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