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商学吴婷:国内物流卷无可卷,顺丰抢跑港交所

首页 · 2023-09-06

顺丰又要上市了。前几天,国内快递龙头顺丰向港交所递表的消息关注度很高。


大家知道,顺丰早在2017年就登陆A股主板了,市值最高点达到过7000多亿,目前是2100亿,市盈率不高,收益现金流都不错,也算得上是白马股。横向比较呢,它比三通一达总市值加在一起还要高,是妥妥的行业龙头。


这个看起来业绩不错,龙头坐得稳稳当当的顺丰,为什么要赴港再次融资呢?我想,通过这个案例,我可以带大家管窥一下整个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脉络和现状。


简单概括顺丰这次上市为九个字,叫“不得不、国际化、开格局”。


先说“不得不”。


曾经,中国企业界有个说法,叫“永不上市的四大天王”:华为娃哈哈,顺丰老干妈。


但是2016到2017年,中国的物流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顺丰的竞争对手赴美上市,上游客户京东把物流业务分拆独立,苏宁自建物流,阿里系跟顺丰开启脱钩……


顺丰的环境急转直下,所以,当时董事长王卫坐不住了,赶紧借壳上市融资,囤积粮草,加固堡垒,备战备荒。这也成为了当年最大的IPO,王卫还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来到2023年呢,整个物流行业可谓是“卷途”重来,先是冷不丁的跑出来一只估值1300多亿的“极兔”,然后是阿里宣布菜鸟要分拆上市,这“一兔一鸟”,分别不仅背靠着拼多多和淘宝天猫,还把价格卷到了新低,相比2016年的三通一达,更难对付得多。


反过来再看顺丰自己,上市之后,拓展了很多周边业务,但是却没有出现一个盈利增长点,被寄予厚望的蜂巢快递柜价格涨不动,也一直亏损。向上游延伸的电商、海淘、生鲜业务,也都是亏损告终。同时,顺丰又是行业内重资产模式的代表,从专车到大飞机,它的网络拓展比竞争对手,要烧钱得多。所以,地主家今天也真是没有余粮了。


再说第二点“国际化”。


顺丰的困境就是这样了,那怎么解决呢?


我认为,三个字,国际化。我们看一下顺丰这次的招股书,这次IPO的目的说得很清楚:“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翻译过来就是:融资,加国际形象。


疫情中的三年,很多外贸生意遇到了困境,但是顺丰国际业务营收规模从2020年的130亿元增至2022年的879亿元,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3成以上。目前,顺丰的国际业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


其实,登陆港交所,不仅是顺丰的解法,也是这几家头部企业共同的发展方向。


面对国内早已卷无可卷的物流市场,我们的企业早就把目光瞄向了海外。2021年,京东物流就直接在香港上市。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上面说的极兔和菜鸟,也都公布了赴港上市的消息。


中国的电商正在全球市场一路披荆斩棘。关于这一点,我前面分享过了Shein还有Temu的案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一下。除了他们,还有阿里、抖音、快手……也都在加速国际化。从最初的跨境电商的买买买,到今天的中国商品扎堆出海,物流市场的增长必然是几何倍数的。这也就给了中国本土物流企业巨大的出海发展机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企业一出海,就要在香港上市呢?


因为香港的资本市场更加国际化,从标准和规则来看,它相对于A股在全球的适配性更好。而相对于美股,它的监管又更加严格,对于公司治理的要求更高。阿里、京东、网易、百度、携程……太多中国公司选择了在香港二次上市,其实这都是常规操作了。


港股的“二次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有什么区别呢?我之前的视频《港股要用双重上市硬刚纳斯达克》也解读过,你们可以去看一看。


第三,开格局。


前面说了,顺丰一直是国内物流行业的绝对龙头,也是一家重资产的公司。顺丰旗下运营着相当于一个腰部航空公司的飞机数量,总共有95架。它旗下的货运车辆,达到了17万6千辆,分别是亚洲最大的空运机组和陆运车队。来自国际咨询公司沙利文的报告,无论从市值、营收还是客户量上来看,顺丰都是亚洲物流行业第一名的领军者,在全球综合物流企业中排名第四。顺丰的这次香港上市之旅极有可能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


引领者永远是要“打开格局”的。


前不久,金砖峰会扩容的消息大家都看到了,实际上,无论是上合组织还是金砖峰会,由中国担任领导角色的国际经济联合体正在逐步扩大。美国主导所谓脱钩的大背景,倒逼我们中国的企业外贸去打开新的发展空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希望顺丰的IPO和大国发展之路一样,一路顺风。


作者 | 吴婷


参考资料:

[1]顺丰赴港IPO 内卷模式下快递公司接连公布计划上市.第一财经.2023

[2]从不想上市到敲钟,顺丰这几年经历了什么?.中新经纬.2018

[3]快递巨头蜂拥港交所,顺丰“鸣枪” 王卫抢跑:要“拿到主动权”.每日经济新闻.2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