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精准反击卡脖子,中国攥住高科技产业命脉

灯塔社 · 2023-07-24

中国苦“卡脖子”久矣,最近,我们开始了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重拳反击。


这几天,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对镓、锗及其相关物实施出口管制。8月1号以后,国内所有相关产品的出口,都必须向两部门审批。


有的同学可能还记得,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对一家不友好的科技公司启动了网络安全审查。


这一先一后两个措施,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最新反制措施呢?刚好我们嘉宾派的校友企业就有不少在半导体领域的,我跟他们聊了一下。先说结论,如果说美国及其盟友持续不断加大对我们实施光刻机出口的限制,是卡住了我们科技行业发展的脖子,那么我们这项措施,就好比是直接切断了对手的一根血管。


为什么这么说呢?镓和锗这两种金属有什么用处?


由于耐高温、耐高压的特性,镓被称为电子工业的脊梁。在中美刚开始“芯片战争”的时候,嘉宾派芯片行业的同学就说分享过,其实我们一直说芯片被美国和日韩卡脖子,但是我们只需要一招就可以反击了,那就是限制金属镓的出口。


我们都知道硅是第一代半导体,但在最近20年的发展中,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电子元器件的功率也大幅度攀升。纯硅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制作工艺的需求,于是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半导体的概念被提出来,而它们的核心材料就是镓和锗。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两种金属的全球需求量增长了近40倍。


说一个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例子。自手机普及以来,你用的充电器功率一直徘徊在5~10瓦的范围内,原因就是在有限的体积之下,以硅为基底的半导体无法承受更大的电压和热量。而氮化镓充电器的出现,仅用了2~3年的时间,就把手机充电功率直接提升到了200瓦。


再比如我们关注的芯片制造,如果少了锗这种金属加持,良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到利润点以下。这就会导致整个芯片领域市场的剧变。


除此以外,从最常见的LED灯珠,到最大规模应用的光伏发电,从新能源车上的三电系统,到手机上的激光测距设备,都离不开这两种金属。可以说,它们直接影响到当今最炙手可热的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科技领域的权威刊物还发文说过,锗在国防军工领域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性。


那么,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能够卡住对手的脖子吗?看看数据,就能一目了然。


目前中国锗的探明储量占全球的41%,而产量超过了全球的70%。美国自身也有丰富的锗矿资源,但是由于这类矿藏的天然伴生状态,它们的生产需要一整条复杂的产业链,所以每年美国超过一半的锗相关制品都从中国进口。


再看看金属镓,如果说锗的问题,美国下大力气可以用2~3年解决,那么镓对美国而言,就是一道无解题了。全球超过70%的镓储量在中国,2021年,中国生产了420吨镓,接近全球的98%。简单直白地说,中国只要停供,西方阵营的市场需求完全无法填补,妥妥的得看中国脸色行事。


借着这个消息,我们再看看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很多同学可能看不懂,一面是布林肯、耶伦这些美国官员高调访华,另一面呢,是两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对抗不断升级。关于这一点,前不久一位美国学者,用了一个“辽宋城下之盟”的比喻,我认为还挺贴切的。


未来中美两国一定会维持一个边打边谈的状态,西方国家以霸凌者的姿态对待我们太久了,所以我们一定得是给对手一次重击之后,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正所谓,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这次的反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底气。我国地大物博,产业链完备,这使得我们成为很多至关重要的原材料最上游的垄断者,除了我们今天说的镓、锗,还有如锑、钨等30多种重要矿物,全球都高度依赖中国产业链的生产和出口能力。而中国早在2010年开始,就对这些重要资源开始了战略储备和统一管理。所以毫无疑问,镓和锗的出口管制只是中国反击的前哨站。我相信,未来反击的牌还有很多。


你怎么看这次中国的反制措施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观点。


作者 | 吴婷


参考文献:

[1]干货!一文看懂镓行业发展现状:产需增长明显,12月价格渐趋稳定[M]. 华经产业研究院。2021

[2]2022年中国金属镓行业产量、消费量及行业发展建议分析[M].共研网.2023

[3]2022年12月中国金属锗产量评述[M].CBC金属网.2023


相关推荐